广东人对粤菜的最高追求是什么?
鸡有鸡味,鱼有鱼味。
外地朋友一听,不能理解,这不是废话吗?
市面能买到的鸡,大部分饲养周期在 90 天内,这还算好的,快餐店用的速成肉鸡,养 45 天就能出栏。在一切讲求效率的今天,鸡没有鸡味,似乎才是常态。
有时,原料选对了,经劣厨之手也会变成灾难片。如果你吃过滥用勾芡、狂撒味精、被小苏打粉泡发过度的肉,应该有同感。
再回头想想,「鸡有鸡味,鱼有鱼味」是多么高的要求,选料精、烹饪得法,缺一不可。
最近吃到印象深刻的一只鸡,居然在深圳,一个被广州人默认为「美食荒漠」的地方。
清远走地鸡,放养足 6 个月,整只鸡原煲焖熟,锅底满是浓稠鲜美的鸡汁和黄澄澄的鸡油。
鸡味浓厚,肉质紧实弹牙得恰到好处,不会绵软散,也不至于韧得嚼不动。
吃完鸡,把附赠的冬瓜、娃娃菜丢进去煮煮,饱吸鸡汁精华,鲜到不行。
想更鲜?还可以往里面加鲜虾、白贝或鸡枞菌。
这是「那未大叔是大厨」餐厅的招牌菜,端上桌时,每只鸡还有独立编号。据店员说,进货都要扫二维码「验明正身」。
早在广州店开业时就听说过这家餐厅,玩法很大胆,每城一主题。
广州店跟西装定制品牌合作,那股精英绅士范,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王牌特工。
深圳店拉上喜鼎水饺一起,主打南北菜融合概念。
所以一进门就仿佛闯入味觉实验室,里头摆放着各种仪器,墙上写满化学公式。
但我来回探看,就是摸不到门口。
侍应主动上前帮忙,原来开门的机关藏在天平上!
不止酒吧,连粤菜也玩起美国禁酒令时期的 Speakeasy 密室路线。听起来有点网红,吃过反而觉得出品可圈可点。
从汤、主食到甜品,整张菜单一共 33 道菜,比起某些餐厅进门就甩你一大本厚厚的天书,非常精简,也意味着后厨备料新鲜度有保障。
人气最高的是喜鼎海胆水饺,几乎每桌必点,号称「水饺中的爱马仕」,现点现包,一咬满口丰盈肉汁,带着海洋的咸鲜。
本文为企业推广,本网站不做任何建议,仅提供参考,作为信息展示!
推荐阅读:旗龙网
网友评论
请登录后进行评论|
0条评论
请文明发言,还可以输入140字
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,请等候审核
小提示: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,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